每看一次裝潢中的新家,都與夢想更接近。
每次都充滿感動,總覺得裝潢的木工師傅像空間魔法師~
幫助我們完成 理想家的每一步驟的工程進度
(多多拍照猛打哈欠....最近很想扛攝影燈回來棚拍)
第3天各樓層的矽酸鈣板都已經完成
天花板剩下批土粉刷 上線板 挖照明燈洞 就完成
接下來進行壁面裝璜,客廳先做上圖右邊的背景牆(餐廳背景牆等拉高冷氣排水後再做),
以木心板打底再進行修飾裝線條部份
原本上圖廚房,天花板要做"流明",剛好卡到樑 所以壓得很低?以免燈管會不透光
餐廳廚房有要做拉門隔開,所以才做"流明"(整片天花是半透明)
現在改變要做吧台 天花板趕緊通知設計師跟著變更
(設計師&師傅~拍謝阿)
麻煩木工師傅拆掉 往上貼著樑釘高 ---多個約10公分 感覺變很好
多爭取高一點的高度 果然視覺差很大
廚房因橫樑必須降低天花板高度 最後經3方討論後 餐廳天花板與客廳的落差 用內弧度夾板造型補滿
冷氣也進場 沿著預留孔 拉好所有的管路
1層樓有2台冷氣管路,各依著角材綁著 蛇行中真是亂中有序
上圖 冷氣管路---現在的新房子都預留好管路及孔洞了! 但留得太低,要上拉!!
多米麻誤會可大了
問過冷氣師傅:因為排水的管路都做太低,所以斜著排水 會比較容易
而且以後也不會容易積淤阻塞(感謝徐設計師的講解)
還有 冷氣的銅管也最好不要成直角彎曲,要帶斜度走~
(冷氣排水裝前會先通水或吹氣 以確保管路暢通)
上圖 把預留的排水管路上拉 水泥封平後
壁面會做一層蓋板,這樣才 不會看到室內機的冷氣管外露(果然感覺好多了)
中場休息
如"旅人"說的,裝潢成功與否,除了經驗豐富的設計師與優秀師傅外,有一些也需要勤勞一點的屋主
(原只是喜歡魔法的感覺 才在收工後跑去看裝潢內容)
因為畢竟 是你要住進這個房子,有些小小的東西,在他們而言可能不算什麼,或沒什麼影響
比如上圖的更衣室,
師傅一直說我們的樓底已經比一般高了,釘那樣的高度其實是ok的
(喜歡這房子的原因之ㄧ,是因為高度夠高,所以很想保持它的價值性!)
(拆除的痕跡是原先的高度~感謝 師傅幫我們重釘)
如果有附2d的施工平面圖給我們,就不用每次等看現場---施工圖會標明天花板等高度
(只有給2d平面圖跟3d立體圖)
因為更衣室接潮濕的衞浴,天花做越高 越通風。
很慶幸的 提早發現,不然整個弄好才拆,又麻煩又花時間
上圖 這個橫樑亂挖 是冷氣的傑作
跑成這樣!! 好瞎!
後來是冷氣橫樑補好還是蓋過去?...好像是又加片木板剛好蓋住(做更衣室拉門軌道)
反正屋主看不出來就好?!
冷氣 當初有講是使用品質好的"住友"銅管 ---很高興履約了!
(老闆說 市面有攙水的"住友"銅管 價位會便宜多)
超期待上圖浮雕裝上後的感覺
為了做前後背景牆,主臥室內面積(床頭牆到電視牆)共用掉約70公分左右的寬度
(市區 寸土寸金 這樣活動空間被用掉 感覺很不捨,很想保持這房子原先寬大的價值)
不想浪費室內活動空間,是否就應減少裝潢呢???
有節省空間的裝潢法?
難道 只能 貼壁紙就好?油漆就好? 嗚~
背景牆的裝飾線板超粗
早知道那麼粗大,是否就選細一點的就好?(牆也不用留那麼厚了!!)
線板的寬跟深度 可以給大家當借鏡 以後裝潢不要忘了~
很大心 樓梯幫我們貼好保護嘞~
終於想起為什麼設計師說:水晶燈要挑直徑70~80公分(類圓球狀 很龐大 嚇人的大與重!!)
原來客餐廳的圓型燈飾板,有103公分,再加外圈 ----比大門還要大!!
裝潢真的有許多眉眉角角要注意的事
每天都充滿驚喜與挑戰(總會有些事先沒想到或不知道的事情發生)
發現 木工是種充滿藝術與腦力激盪的行業
完全顛覆 只有苦力與辛勞的傳統印象
補張寶貝們的NG照~ (椅套洗好 還是沒裝上去 )
樂爺扮鬼臉100分